在晨曦微露的练功房里,我手持萨克斯,深吸一口气,音符在空气中缓缓流淌,这份看似平静的背后,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波澜——我是一名与再生障碍性贫血抗争的萨克斯教师。
每当夜深人静,我习惯在日记本上记录下一天的点点滴滴,不仅是教学的感悟,更是对病痛的无声诉说,这病,像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,打断了我的生活节奏,却也在我心中种下了坚韧的种子。
“再生”,一个既充满希望又略带苦涩的词汇,它象征着我在无数次化疗后的血细胞重建,也代表着我在音乐世界中不断探索与自我超越的决心,每一次吹奏,都是对生命力的呼唤,是对病魔无声的挑战。
日记里,我记录下每一个音符的细腻变化,它们如同我生命中的每一次起伏,有时,病痛让我几乎无法拿起萨克斯,但每当音乐响起,那份对生活的热爱便如潮水般涌来,驱散所有的阴霾。
“即使是在最暗淡的日子里,也要找到那一束光。”我常常这样告诉自己,我在日记中描绘出那些因音乐而生的温暖画面:学生们因我的演奏而泪流满面,我们共同在旋律中寻找希望与力量。
就这样,我在音符与病魔间找到了平衡,用萨克斯的每一次呼吸,书写着属于自己的“再生”篇章,在这条既孤独又充满爱的路上,我学会了如何以音乐之名,拥抱生活的不确定与美好。
发表评论
在音符的旋律中,我以不屈之魂对抗病魔挑战书写生命的再生乐章。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