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萨克斯教学的间隙,我翻阅着最近购入的一本《动物生物学》,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将音乐与自然奇妙结合的冲动,书中的每一页,仿佛都是对生命多样性的颂歌,而我手中的萨克斯,则是我个人音乐世界的“生命之歌”。
在教授学生如何用气息控制音符的深浅时,我忽然想到了大象那悠长而低沉的象鸣,想象着如果大象能吹奏萨克斯,它的声音定能穿透森林的每一个角落,成为自然界的交响乐章,我尝试着用萨克斯模仿这种声音,学生们被这突如其来的“自然之声”逗笑了,课堂氛围瞬间变得轻松而生动。
课后,我继续我的阅读,这次是关于蜜蜂的复杂社会结构,我不禁思考,如果蜜蜂能演奏,它们会如何组织自己的“蜂鸣乐队”?这让我联想到萨克斯管乐团中不同声部的和谐协作,不禁感叹于自然界与音乐世界中组织结构的异曲同工之妙。
夜深人静时,我提笔记录下这些灵感闪现的瞬间,在萨克斯的乐谱旁,我画上了一只振翅欲飞的蜜蜂,旁边附上一句话:“在动物王国的交响中,每一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音符。”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敬畏,也是对音乐教学的一份新理解——在教授技巧的同时,更要引导学生感受音乐背后的生命力和情感共鸣。
明天的课堂上,我将带着这份新的视角,继续我的萨克斯教学之旅,让每一个音符都跳跃着生命的活力,与动物王国的奥秘共舞。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