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这个被塑料包围的时代,我,一名萨克斯教师,常常在日记的扉页上勾勒出这样一幅画面:夕阳下,一位学生手持萨克斯,而我则在一旁,手中把玩着不知何时成为教学“道具”的塑料水杯,这不仅仅是一个场景的描绘,更是对生活与教学之间微妙关系的深刻反思。
每当夜幕降临,我总爱在日记中记录下那些与“塑料”相关的日常片段,学生们用他们略显生涩却充满激情的吹奏,为我的生活添上一抹不同寻常的色彩;而那些散落在教室角落的塑料乐谱夹、水杯和练习用的塑料垫子,则无声地诉说着现代生活的便捷与随性。
教学时,我常会拿起那支看似不起眼的塑料教鞭,轻轻点拨乐谱上的音符,仿佛在提醒学生们,即便是最不起眼的材料,也能承载起传递艺术之美的重任,塑料,这个时代的产物,以其独有的方式融入了我的教学日常,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。
在日记的另一页,我还会写下自己对音乐与塑料之间微妙联系的思考,音乐,如同无形的纽带,将不同材质、不同背景的人紧紧相连;而塑料,则以其无处不在的形态,提醒我们这个时代的速度与效率,两者看似格格不入,实则在某种程度上达成了某种和谐——音乐赋予了塑料以灵魂,而塑料则让音乐的传播更加便捷、广泛。
每当夜深人静,我独自漫步于回家的路上,耳畔回响着萨克斯那略带忧郁的低吟,手中那杯塑料水杯在月光下泛着微光,我深知,这不仅仅是生活的片段,更是教学旅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塑料,这个时代的标签,正以它独特的方式,记录着我与学生们共同成长的点点滴滴。
我在日记的最后写道:“在这个塑料编织的时代里,我用萨克斯的低吟浅唱,记录着生活的每一个瞬间,它们虽由塑料触手可及,却因音乐而变得不朽。”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