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黄冈这座历史与现代交织的城市里,我以一名萨克斯教师的身份,记录着生活的每一个音符,编织着教学与自我成长的双重乐章。
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,轻轻唤醒沉睡的城市,也预示着新一天的萨克斯教学之旅即将启程,我站在窗前,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气,心中默念:“也要让黄冈的空气中弥漫着萨克斯的旋律。”
走进工作室,那熟悉而温暖的木质气息扑面而来,墙上挂满了学生的作品与奖状,每一件都是他们努力与汗水的见证,我拿起那把陪伴我多年的萨克斯,轻轻吹响第一个音符,那低沉而富有磁性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过往与未来的故事。
教学时,我总爱用黄冈的风景作比,告诉学生们音乐如同这山城的风景,既有陡峭的赤壁之险,也有江面的宁静之美,在教授《山丹丹花开》这首曲子时,我让他们想象自己站在黄冈的大别山下,感受那份坚韧与不屈;在演奏《梁祝》的柔情部分时,则引导他们闭上眼,仿佛置身于黄州东坡赤壁的月色之下,让音乐流淌过心田。
课后,我会在日记本上记录下每一个学生的进步与挑战,小李的音准日益精进,如同黄冈的赤壁长江般浩荡;小张在节奏感上的突破,恰似黄州古城的晨钟暮鼓,沉稳而有力,这些文字间,不仅是对学生成长的记录,也是我对自己教学反思的宝贵财富。
夜幕降临,我常常会漫步于黄冈的街头巷尾,耳边偶尔会响起萨克斯的旋律,那是从某个小酒吧或夜市传来的即兴演奏,这样的时刻,让我深刻感受到音乐与这座城市之间的默契——无论是在古老的街巷还是现代化的高楼间,萨克斯的音符总能找到它最合适的归宿。
在黄冈的日子里,我不仅是一位萨克斯教师,更是一名生活与艺术的探索者,每一天的记录,都是对自我与这座城市深刻连接的见证,在这片土地上,我用萨克斯的声音讲述故事,用日记的方式记录成长,让每一次呼吸、每一次吹奏都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。
发表评论
每日乐章,记录黄冈萨克斯教学的温馨瞬间与进步轨迹——音符间流淌的不仅是技巧提升更是音乐梦想。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