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泸州的晨曦中,我以萨克斯为笔,绘制着生活的乐章,每日的第一课,是从老城区的咖啡香中开始的,窗外,是泸州独有的温润与宁静,江面轻雾缭绕,仿佛是大自然最温柔的序曲。
走进工作室,学生们或坐或立,眼神中闪烁着对音乐的渴望,我轻抚萨克斯的金色身躯,那熟悉的木质触感与金属的冰凉交织,是我在泸州这座城市最温暖的陪伴,教学时,我习惯先从呼吸法讲起,每一个音符的吹奏都需深吸慢吐,正如泸州人慢生活的态度,不急不躁。
午后,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乐谱上,我记录下学生们进步的点点滴滴,他们的笑容,在音符的跳跃中绽放,那是最纯粹的快乐,偶尔,我们会一起演奏《泸州月色》,那旋律中带着江边的微风,和这座城市独有的韵味。
傍晚,当泸州的夜幕低垂,我会在江边散步,思考着如何将这城市的风景融入我的教学中,萨克斯的音色,在此时变得格外深沉而富有故事感,仿佛在诉说着泸州的历史与未来。
日记的最后,我总爱记录下一天中最微小的感动——或许是一句学生的“老师辛苦了”,或许是在街头偶遇的某位音乐爱好者即兴的合奏,这些瞬间,如同泸州小吃的麻辣鲜香,虽小却能触动心弦。
在泸州的日子里,我学会了如何将教学与生活融为一体,用萨克斯的旋律去诠释这座城市的温情与活力,每一天,都是一首未完成的曲子,而我,就是那位永远在路上的萨克斯教师,用音乐记录着泸州的晨昏与梦想。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