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这个寻常的午后,阳光透过窗户,斑驳地洒在我的工作台上,我拿起一颗红润的苹果,准备削皮时,思绪却不由自主地飘向了教学萨克斯的课堂,这颗苹果,仿佛成了教学哲学的隐喻。
削苹果,看似简单,实则蕴含着深刻的道理,一刀一刀地削去外皮,就像在为学生们剥去初学时的迷茫与无知,露出那晶莹剔透的果肉,正如学生们逐渐显露的音乐才华与对萨克斯的热爱,而那偶尔露出的果核,则提醒我,即便是最完美的学生,也需时刻提醒自己保持谦逊与坚持。
在教授学生吹奏萨克斯时,我常会想起这个削苹果的过程,每一个音符的准确、每一个乐句的流畅,都需要学生像削苹果一样,耐心、细致、不厌其烦地练习,而当他们终于能够流畅地吹出一段旋律时,那种成就感与喜悦,就如同咬下那清甜多汁的苹果,让人心生满足。
但教学并非一蹴而就,正如苹果偶尔会有的瑕疵,学生在练习中也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,这时,作为老师的我,就像是在为他们挑选苹果时剔除那些不完美的部分一样,帮助他们克服难关,鼓励他们继续前行。
在日记的最后,我写下这样一句话:“正如这颗苹果,从外皮到果核,每一部分都有其存在的意义,教学亦是如此,无论是学生的成功还是挫折,都是他们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”
合上日记本,我再次看向那颗被削好的苹果,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教学的热爱,在萨克斯的教学之路上,我将继续以这颗苹果为镜,不断反思与前行。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