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这个寻常又不凡的日子里,我作为一位萨克斯风教师,迎来了一个特别的“教学时刻”,午后阳光懒散地洒在工作室的木地板上,我手持一把熟悉的锤子,心中却满是不解——这工具与萨克斯教学,能有何种交集?
学生小李,一个对音乐充满热情却对乐器维护知之甚少的少年,站在他的萨克斯前,眼神中透露着对技巧的渴望与对乐器保养的无知,我轻笑,决定以“锤子”为引,开启一堂别开生面的课程。
“小李,你看这把萨克斯,就像一位需要精心照料的艺术家。”我边说边拿起锤子,轻轻敲打乐器上的小零件,“每一处细节的调整,都需恰到好处,正如这锤子的每一次落下。”我示范着如何用锤子微调按键的松紧度,如何确保音准的完美无瑕。
随着锤子的每一次挥动,我仿佛也敲打在了小李的心上,让他明白了音乐与匠心的紧密相连,他眼中闪烁的光芒,从最初的困惑转为专注,再到最后的领悟之光,那一刻,我意识到,教学不仅仅是传授技艺,更是心灵的触碰与成长的见证。
夕阳西下,小李的萨克斯声在工作室回荡,那不仅仅是音符的跳跃,更是他内心世界被锤炼后的绽放,而我,这个手持锤子的“音乐匠人”,在日记的最后写下:“我以‘锤子’为师,不仅教会了萨克斯的吹奏技巧,更传递了耐心、细致与对艺术的尊重。”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