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喧嚣的都市一隅,有一片被高架与塔吊包围的工地施工区,这里不仅是钢筋水泥的战场,也是我教学萨克斯的“特殊教室”,每当夕阳西下,余晖洒在斑驳的工地上,我总会带着我的萨克斯,踏入这片充满“噪音”的“音乐殿堂”。
走进这片工地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工人们忙碌的身影和不绝于耳的机械轰鸣——挖掘机、搅拌机的声音交织成一首未完成的交响乐,这嘈杂的背景音,却成了我萨克斯演奏的最佳伴奏,我深吸一口气,让那股夹杂着尘土与汗水的气息沉入心底,这便是我的“生活气息”,也是我音乐创作的灵感源泉。
我站在一块临时搭建的木板上,那是我临时的“舞台”,拿起萨克斯,深吸一口气,音符便如流水般从唇间流淌而出,在工人们好奇的目光中,我让那悠扬的旋律与工地的节奏对话,仿佛是工地施工的“反调”,在嘈杂中寻找一片宁静。
有时,工人们会停下手中的活计,围过来聆听,他们的脸上既有惊讶也有好奇,还有几分对音乐的向往,那一刻,我仿佛成了连接他们与艺术的桥梁,让这份粗糙与细腻、劳动与艺术在工地上碰撞出别样的火花。
随着夜幕降临,工地的灯光逐渐亮起,我的演奏也渐渐进入尾声,收起萨克斯,我望着这片即将被高楼取代的工地,心中涌动着莫名的情感,这里不仅有汗水与辛劳,更有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,正如我的萨克斯演奏,在喧嚣中寻找自己的旋律,在挑战中坚持对音乐的热爱。
在工地施工区的每一天,我都像是在进行一场特殊的“教学”,我教会学生如何将生活的噪音转化为创作的动力,如何在最不平凡的环境中寻找属于自己的“乐章”,而这份经历,也让我更加坚信:无论身处何方,只要心中有音乐,就能奏响属于自己的“交响曲”。
发表评论
在尘土飞扬的工地施工区,乐声交织成一首独特的交响曲——那是劳动与汗水的旋律。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