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繁忙的教学间隙,我偶尔会翻开那本关于量子化学的旧书,让思绪在原子与电子的舞蹈中暂时抽离,我尝试将这微观世界的奇妙,融入我的萨克斯教学中。
“同学们,想象一下,当你们吹奏萨克斯时,气流如同量子粒子般穿越管体,每一次振动都像是在进行一场微妙的量子跃迁。”我边说边示范,手指在按键间跳跃,仿佛在操控着微观粒子的运动轨迹。
“在量子世界里,粒子可以同时处于多个状态,正如你们在练习中,每一个音符的精准把握都源于无数次尝试与调整。”我继续道,试图将这种不确定性引入到音乐表达中,让学生们理解,音乐的美在于即兴与控制之间的微妙平衡。
“就像薛定谔的猫,我们不知道它是否活着或死去,直到打开盒子的一刻,音乐也是如此,每一次演奏都是一次未知的探索。”我鼓励学生们勇敢尝试,用萨克斯的每一个呼吸、每一个音符去“测量”音乐的“状态”。
通过这样的教学,我希望能让学生们不仅学会演奏技巧,更能理解音乐背后的哲学——正如量子化学揭示的那样,世界是如此奇妙而不可预测,在萨克斯的旋律中,我们共同“观测”着音乐的“波函数”,期待每一次“坍缩”都能带来新的惊喜。
发表评论
在萨克斯的旋律中,量子化学原理启迪着音符背后的微妙和谐与无限可能。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