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河北的衡水,一个以“高考工厂”闻名的地方,我却在这里找到了另一片天空——萨克斯教学的乐土,每天清晨,当城市的喧嚣还未完全苏醒,我已手持萨克斯,在静谧的空气中寻找第一个音符的落点,这不仅是教学的开始,也是我对生活新节奏的探索。
“我们要吹奏的是《月亮代表我的心》,让这悠扬的旋律为衡水的快节奏添上一抹温柔。”我常这样对学生们说,在萨克斯的乐声中,学生们暂时忘却了课业的重压,而我,也在这份纯粹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。
午后,阳光透过老旧的窗户,斑驳地洒在萨克斯上,我记录下每一个学生的进步与挑战,有的学生指法生涩,我耐心地逐一纠正;有的学生情感投入不足,我便引导他们如何在乐句中融入自己的情感,这些日常的点滴,如同衡水湖畔的微风,虽不起眼,却不可或缺。
夜幕降临,衡水城渐渐沉入宁静,而我还在为第二天的课程做准备,翻阅着旧日的日记,那些关于坚持、关于梦想的记录,让我深信,在这座看似只有“跑道”的城市里,萨克斯教学是我与学生们共同编织的另一条“赛道”,它通向的是心灵的自由与释放。
在衡水,我用萨克斯记录生活,也在生活中教授萨克斯,这里不仅有高考的紧张,更有音乐的温柔与力量。
发表评论
在衡水的小镇上,萨克斯的旋律如日常生活的细流般流淌,音符间跳跃着对音乐的热爱与坚持。
在衡水的小镇上,萨克斯的旋律不仅穿越音符编织的日常乐章;它还是一种生活的艺术化诠释。
添加新评论